近期高考考试延期的消息让不少高中三年级的考生和父母有的无所适从,也有些父母伺机待发,想要借此机会想要重新规划一下目的院校,以此作为复习计划的依据。那样怎么样才能使院校专业的定位更精确,让考生的成绩最大化的发挥功用呢?大家当然要从志愿填报开始说起。
PART1 志愿表解析
第一是提前批,大家可以看到提前批里面包括内容是很丰富的,包含了零志愿,本科提前批与一体类和区域农村。其中零志愿专指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组学校,他们在上海的招生除去在表上填志愿以外还有全国领军计划、全国博雅计划、上海领军计划、上海博雅计划等一些方法可以进入到清华。还有本科提前批,它设置了四个志愿,这四个志愿是根据顺序志愿方法进行填报,顺序志愿的基本原则是志愿优先,所以一志愿填报哪所学校尤为重要。
平行志愿主要体目前普通批里面,譬如说24个志愿就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最大特征就是分数优先,简单说来就是:成绩较高的考生一直具备优先投档权,轮到某个考生后再依据考生本人24个志愿的顺序依次检索,假如成绩比你高的同学填了你所填的志愿已经填满了就没机会和资格了,假如没填满那样就被投档,填满就搜索下一个志愿,依此类推!
假如分不了解什么志愿是顺序志愿,什么是平行志愿,教大伙一个小窍门,假如看到表格是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来的志愿序号都是平行志愿,用汉字标出来的志愿序号都是顺序志愿。
PART2 填报基本原则
志愿表上有24个志愿,志愿虽然多但并不强求所有些考生“一刀切”,必须要把它填完,譬如说某位考生考试成绩已经到了550分以上,即便从复旦、交大这种学校一路往下填也未必填得了20多个,依据实质状况进行选择即可。对于成绩处于中档的学生,500分、400分的学生,则要尽量把这张志愿表用全用齐。24个志愿根据平行志愿方法进行设置,大家的考生参照我们的实质状况和往年考生的分布状况,把合适我们的志愿尽量的往中间地方进行填报,上面留出肯定空间给自己冲一冲,下面必须要记得保一保。
另外,必须要关注意向院校和专业的基本需要,防止出现分数达标,但由于一些硬性条件不符致使与心仪的院校擦肩而过。包含小三门的需要;加分政策、同分处置的原则;身高、性别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单科成绩需要、外语需要;体检、政审、年龄、应届与否等特殊需要……这类需要在每年市教委出的志愿填报手册上都会给出,填报之前必须要研究了解,
PART3 院校OR专业
不少父母和考生都会纠结专业和院校应该重点考虑哪一个的问题,笔者也给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1、成绩过硬,两者兼得
2、中等偏好,选择名校
3、中等下游,优先专业
当然,这其中需要考虑的原因是很很多的,不可以以偏概全,志愿填报专家任卫军老师曾总结过一个定位院校专业的基本模型,叫做定位树,汇总了选择院校的十大重点原因,供大伙参考。